八零之走出枣儿沟_第230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30章 (第1/3页)

    对于地产企业来说,你建造出来地住宅只要卖出去了,以后无论涨得多厉害,那都和你没关系,但商场不一样,商场的产权在自己手中,未来的租金收益可都是归自己所有的。

    核心商圈的商场那就是妥妥的优质资产,没有人会愿意卖掉的,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中!

    但是他们商场的开发计划并不顺利,傅京笙在和区政府接洽后得知,这个老电影院需要同临近的王府井、长安街周边共计一万平米土地统一开发,不能单独拆出来出让。

    若是在其他地段,一万平方的土地他们东城置业也不是吃不下,毕竟亚运村五十万方他们都拿下了。虽然商业地产东城置业是第一次涉足,但他们早就有这个野心了,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。

    但这里不一样,这个位置真的太重要了,往前走一公里就是天安门,对面就是商务部,旁边就是王府街步行街,要在这里建商圈,那是真的赚,但难度也是真的大,巨大的收益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。

    但高收益明摆着放在这,顶级商圈,标志性建筑,哪个公司不动心,哪个公司不想进入,尤其是那批港资背景的地产公司。

    相比于内陆的刚刚起步,此时的港城房地产已经进入沸腾时代,房价也已经飙升到了两万元以上。

    港资的房地产商在港城打的你死我活,港城资源有限,嗅觉敏锐的他们自然也就把目光瞄准了内陆,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就已经陆续有港资房地产公司进军内地了。

    到了九十年代初,在京市地产地界,港资房企已经占据了大半壁江山,他们无论是在经营模式还是在产品设计上,都领先内地几十年。

    在这种背景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