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番外三 大济朝官衔制度(二) (第3/5页)
以吕禄为上将军,领北军;以吕产为相国,领南军;文帝元年(公元前179)“拜宋吕为卫将军,居南北军”(《汉书·文帝纪》)。 文帝二年即罢卫将军之军。至此,南北军并存的建制不复存在。 武帝初,恢复北军组织.并扩大北军为北军八校兵,即中垒、屯骑、步兵、越骑、长水、胡骑、射声、虎贲八校尉兵。 日常事务由中垒校尉兼掌,另派监军使者监领。 东汉裁并八校为五营(屯骑、越骑、步兵、长水、射声),置北军中候一人监军,屯戍和出战任务加重。 二是中尉卒。由中尉(后改称执金吾)统领。 主要负责京师,维持治安;皇帝出巡时,则随行护驾,侍从左右。三是城门屯兵。武帝时始设,置城门校尉统领,以外戚、近臣充任。 下有司马和十二城门候,领兵分守长安十二城门。东汉相沿,洛阳十二城门亦设城门屯兵警守,兵员略有减少。 东汉末年,外戚、宦官拥兵割据。 外戚大将军何进,北军五营及期门、羽林后,宦官集团逐募京畿丁壮,创设西园八校尉军。 各置校尉一人统领,总领于上军校尉,从而形成外戚、宦官分掌京师兵的局面。 郡国兵即地方兵。汉初,高祖令各郡国选择勇武有力者,因地势所宜,置材官、骑士、轻车、楼船,各有员额。平时参加军事训练。 大济军队编制人数,仿汉: 汉朝一个营的编制是2000人。 汉代的兵制是以二和五的倍数为计算。 最基础的单位为伍,即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。 两个伍为什,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。 五什为队,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。 两个队为一屯,每一百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