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田记_分卷阅读383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383 (第3/4页)

公元1027年)的探花郎韩琦在挂扁结束后捶兄顿足的向萧楠哭诉:“老师,早知道你要和阁老大人联手开办书院,我去年就不应该参加科考,若能来你里来深造两年,定然能摘得状元桂冠。”萧楠、江阁老,赵祯等人皆被他雷嘴角抽搐……

    闲话少说,言归正传,从天圣三年到了佑景元年,这六年中,共出了四千六百名秀才,一千二百名举人,进士的人数倒不多,一共只有二十六名,虽然进士只出了二十六名,但的学生只参加过一届会试,参试人员一共三十人,其中就有二十六人中了进士。

    区区六年时间,一个新开的书院就创下这样的成绩,他们的名头一时连汴京和洛阳的国子监都压了下去,若换一般新创书院,建院之初就如此锋芒毕露,定然会引来各方势力的联手打压,可显然不能用常理测度。

    江阁老在朝之时,凭一已之力就能压得豪门世族抬不起头,现有他和教导出当今官家这等英主的青羲居士联手,再加上官家的鼎力支持,根本不必担心其它势力的打压,说起来,江阁老倒也不是有心如此高调,他年纪不小了,就算身体不错,能活到八十出头,便算了不得。

    既然选择了开创书院,定然要在自己离世之前,将书院的名声彻底打出去,书院出的人才越多越出众,学院的地位就会越稳固,这六年时间里,除了的横空出世之外,还发生了一件比更引人注目的大事。

    此事便是落在契丹人手中已近百年的燕云十六州被大宋收了回来,天圣六年冬,辽圣宗耶律隆绪驾崩,大辽陷入权力争夺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