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井生活日常_第37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7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崔如英回去的时候还没过午时,正好许娘子醒了,打算吃个饭。

    她原以为女儿下午才回来呢,结果这中午就回来了,心思一转,问:“是不是铺子的事儿有着落了?”

    崔如英把三处铺子说了说,然后道:“朱雀街的离咱们包子摊太近,租那个不合算,同顺德酒楼旁边的大可租金也贵,剩下那个虽然小了点儿,可对咱们家来说足够用了,我也问了问刘婶儿,她也觉得如此。

    再让掮客跟东家讲讲价钱,如果合算,咱们就租这个吧。”

    许娘子道:“掮客还能帮着讲价,能成吗?”

    崔如英道:“东家想把铺子租出去,咱们想租来,只要铺子租出去掮客他就有分成,多少钱租可不关他的事儿。”

    许娘子点点头,“你刘婶儿在我也放心,行,要是价钱合适就这个吧。”

    既然决定租了,她又不好出去,那就定下来,要是崔大山一个,她还不放心,刘姐在,她就放心了。

    崔如英只想让刘婶儿撑场子,没想到在许娘子这儿还省事儿。

    也是,她不在家里,刘婶儿照顾六丫多,对刘婶儿可不就信任吗。

    倒是省事儿了。

    崔如英道:“那我下午再回去一趟,给家里传个信儿。”

    许娘子皱着眉道:“要不明儿下午着,你这刚回来,一日也怪累的。”

    上午还看铺子去了,这又从家里过来。

    崔如英对自己在意的事儿格外上心,她摇摇头道:“不了,就今儿下午吧,明儿还得上课,也不知天气如何。”

    要是下雨,那又得耽误一日。

    这真的耽误不得。

    许娘子么办法,只能说了声好,嘱咐崔如英路上小心点儿,吃过中午饭后,崔如英就去找李嬷嬷了。

    出府得和李嬷嬷说一声的。

    李嬷嬷原还想,这才回来又要回去,可别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儿,她对崔如英道:“这咋回事儿,这会儿又要回去,可是家里有事?若是有什么事儿一定告诉三娘子……”

    对崔家来说是大事,可对侯府算不得什么。

    崔如英摇了摇头,笑着道:“嬷嬷放心,不是坏事是好事,但八字没一撇,等事成之后我再和三娘子说吧。”

    第三十三章 对策

    既然崔如英都如此说了,李嬷嬷也没有再追问下去,只道:“路上小心些,早点回去也早点回来。”

    马车从前也问,但崔如英懂事,只肯顺路捎带做,李嬷嬷就没多问。

    崔如英笑着点点头,“那嬷嬷,我这就出府了。”

    从侯府到崔家半个多时辰,崔如英走一会儿跑一会儿,到家还算快的。

    四月中旬,过了正午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,崔如英跑了一头汗。

    回到家,崔大山和二丫正在做生煎呢,见女儿回来,崔大山把手里的活儿放下,“你娘咋说?”

    二丫也不干了,在一旁静静听着。

    租铺子那是大事儿,她虽然上午没去,可心里也在意着。

    崔如英道:“娘说讲讲价的话能成,我估计每个月还能少个一钱或是一钱半的银子,价钱合适了,爹你就把铺子给定下来。打听打听别人租怎么给钱的,定下来之后爹你来侯府传个信儿,我也好回家帮忙。”

    崔大山点了点头,又问了一句,“那要是谈不下价钱怎么办?”

    二两租下吗?

    崔如英觉得不值二两,东家给价也不会直接把底价给了,咬死二两那就是咬准崔家要租,分文不让也是没有诚意。

    崔如英:“谈不下来咱们就换别的铺子看,正好能多攒些钱,铺子的事儿又不着急。不过掮客做这行也不像是头一年,不至于一点钱都谈不下来。”

    崔大山点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