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2节 (第1/3页)
崔如英看着二丫的眼睛,道:“姐,没啥不好的,咱们又没偷没抢,况且本来今儿该在家里吃红薯,啥钱也赚不到的。你挑了那么久的扁担多累呀,这是你赚的,该拿的,偷偷留着,也别告诉娘。” 二丫看了眼外头,崔大郎明儿还得出摊,睡得太晚明早起不来,这会儿已经睡觉去了。崔大山正在厨房给俩闺女煮鸡蛋,六丫和五郎在床上睡得香甜,二丫用力点了点头,也不在乎meimei比自己多拿几文。 崔如英觉着今儿赚得不少,要是有平底铁锅,更好做。 生煎包能有六七成的利润,若非崔如英把第一锅煎糊了,赚得还能更多。 把钱袋一收,崔如英直接放到柜子里,她去厨房告诉了崔大山一声,“爹,我俩一共拿回来一百五十文,全放柜子里了。” 崔大山一愣,“这么多?” 不怪崔大山惊讶,他们早起买六斤rou,十二三斤面,蒸十二屉包子,能赚二百来文,这就不少了,可他才给三丫二十文。 卖一个晚上,才两斤rou,这就一百五十文? 崔大山道:“有这么赚钱呢,不然咱们早起也卖这个?” 崔如英道:“那不成,城东的人有钱买得起,在城南不成。明儿下午我再去看看,要是能做下去,爹你和二姐晚上也跑一趟。” 崔大山:“明儿我跟你一块儿去。” 崔大山不怕累,大男人怕什么累,能赚钱就成。俩闺女他放心不下,他跟着去成,晚点就晚点。 崔如英没拒绝,打听陈娘子家是其次,赚钱才是要紧事。 若是家里一天能赚三四百文甚至更多,一个月也有十几两银子呢,盘铺子就指日可待了。 鸡蛋差不多好了,崔大山招呼两个女儿吃鸡蛋。 这还是刘婶儿拿来的呢,崔如英把鸡蛋剥开,雪白的蛋清,橙黄色的蛋黄,家里养的鸡,都是各家孩子抓虫子喂的,鸡蛋也更黄一些。 二丫饿得很,又吃了块儿红薯,口袋里存了钱,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,可崔大山什么都没问,她就安心了。 这钱可以拿来吃早饭去,还能买绢花,绢花真好看呢。 崔如英吃完就去梳洗了,也不知道侯府什么样,陈娘子今儿有没有回去。许娘子性子软,千万别受欺负了。 这才三月十九,崔如英看外面月亮已经不圆了,崔大山还在外头收拾,次日一大早,她又是听着剁馅儿的声音醒的。 她不想早上还去卖包子,就翻了个身继续睡,再醒的时候家里只有二丫和小妹。 四郎一大早就带着五郎出门了,可谓是带弟弟抓虫子两不误。崔大山和崔大郎去卖包子,二丫就在家里看着meimei。 两个meimei呢。 二丫见meimei醒了,说道:“锅里给你留了包子,灶膛里还窝着红薯呢。” 等崔大郎回来,就能去喂六丫了。 崔如英点点头,拿杯子去井边洗脸刷牙,长大一圈小鸡在笼子里叽叽喳喳,一大早就怪热闹的。 梳洗过后她把早饭吃了,包子是才蒸出来的,味道还和原来一样,崔如英最喜欢的是浸了汤的油皮,许久不吃就觉得香得很。 又吃了半个烤红薯,冬天留下来的红薯糖分足,吃起来跟蜜一样甜。 剩下一点红薯尾巴崔如英就直接扔在鸡笼子里了,长出毛的小鸡一窝蜂涌上,崔如英心里盘算着,怎么也得再养几个月才能下蛋,家里有钱了,可以多添置些东西。 鸡蛋鸭蛋,都是好东西。 屏风在太阳下晒得发亮,崔如英最迟明儿早上就得回去,她回过头,正见二丫抱着一盆衣裳从屋里出来,一直走到井边,“三丫,你把衣裳换了,一会儿我给洗了。” 崔如英笑着道:“姐你真好,咱们下午还做包子,我保准给你教会了。” 二丫点了下头,“下午咱们还去城东?” 崔如英:“先把那边绕熟了,等下回我回来再去城西。今儿爹也一块去,你俩一块儿走,记得多喊喊,不能一句话都不说。” 二丫性子老实,崔如英不禁想,幸好她没坏心眼儿,不然二丫准得吃亏。 二丫低下头,“我得试试才行,不过我会试着喊的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