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5节 (第1/3页)
崔大山还喝了口酒,“多吃点你们,是好吃,这个好像比红烧rou还香呢。” 崔如英尝了一口,rou绵软,肥rou并不油腻,大概是因为加了胡葱酥,所以香味更浓郁,有股说不上来的特别的香味。 加上炖的时间长,rou十分软烂,香菇有韧劲儿,吃到嘴里不至于全是软的,rou中又有菌菇的香气,今儿蒸的还是白米饭,若是二米的,肯定没有这么好吃。 崔如英又夹了个鸡蛋,改过花刀,鸡蛋也好夹一点。 炖得时间长,外面入味里面的蛋黄也不是以往那种橙黄色,而是带着些许褐色。她先尝了点蛋黄,味道不是特别重,要是再泡一晚上应该会更好。 蛋清味道浓厚些,rou香卤味,在晚上吃好像显得更香了。 一盏昏黄的油灯,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了一圈,崔如英吃了个鸡蛋,两碗饭,其他人也吃得肚子溜圆。 崔大山没把酒喝完,他都好些年没喝酒了,这味道当真是令人难忘。 明儿还能再喝点,啥都能下酒,薅两根葱也成的。 吃过饭,崔大郎去收拾碗筷了,崔如英做了一下午饭,崔大山和二丫卖了包子,弟弟还小,他来刷就是。 不过刷碗大郎今天也高兴,下午做饭时meimei跟他背了《三字经》,早先淡忘的又慢慢想了起来。 就算不能去读书了,只要记着这些就很好了。 不读书也行,做生意,日后把四郎送书院去,也能光耀门楣,再说还有五郎呢。 以前心里难受,现在反而想开了。 次日一早,崔大山和大郎去南街卖包子,崔如英把rou拿了出来,打算一会儿去刘婶儿家。 二丫还有些紧张,“我去?” 崔如英道:“今儿我去吧。” 二丫松了口气。 崔如英去了刘婶儿家,接rou的时候刘婶儿很是不好意思,虽然崔家日子是好过了,可是那也是卖包子起早贪黑赚的钱,天没亮就买rou,一家不管大的小的都忙活,那会儿谁家都睡觉呢,看着就辛苦, 说句心里话,如果崔家捡了不少银子发大财,刘婶可能气恨一会儿,但是本本分分做生意,刘婶儿只要羡慕敬佩的份儿。 她让崔如英等着,薅了一大捆葱,“以后就上婶子家拿葱,千万别客气。” 反正这么多葱,自家也吃不完,给崔家就是。 崔如英道:“您就是我亲婶子,肯定不跟婶子客气。婶子,我这还有个事儿,想求你帮个忙。” 刘婶儿道:“什么帮忙不帮忙的,咱们两家还说这么见外的话。” 崔如英笑了笑道:“婶子可认识什么掮客,我家想看看门面。” 第三十一章 三处铺子 崔如英问的掮客是这会儿管卖房租房的,跟以前的房产销售差不多,她以前还做过这行儿呢。 如今竟然还要和老本行打交道。 刘婶儿一时半会儿还没反应过来,掮客,门面?这是咋回事? 后知后觉,她笑着问:“你家这是打算开铺子啦?” 崔如英看看左右不太高的院墙,声音压低了点儿,道:“前两日不总下雨吗,也没法子出摊儿去,我爹娘就想要有个铺子肯定好一点,比起摆摊算个稳妥生意。 而且我家人多,忙活包子太挤了,所以想着看看城南有没有人出租铺子,若有合适的就租一个,没有那就算了。” 刘婶儿想,这倒也是,她点了点头,“成,成天去街上也辛苦,有个地方方便多了,我给你问问去。” 崔如英笑着道:“那多谢婶子了。” 她也不知刘婶家是做什么的,反正许娘子做奶娘就是她牵的线,约莫是认识的人多。她打算白日和崔大山去看看,但不能像没头苍蝇似的乱看,她对街上不了解,崔大山更是,有个熟人搭线也方便点儿。 既省时又省力。 刘婶儿帮了崔家不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