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六十七章 弥留(加更) (第4/6页)
皇帝没死,外面直接发丧,是能让江彬的号令缺乏可信度。 但站在江彬的角度,我这边皇帝还有口气在,外面就发丧了,我会如何想?这不是针对我还能是谁? 这更会让江彬越发自危,那其反扑力度可能会更加猛烈。 杨廷和现在要做的,一是保证皇权顺利交接,二是要稳住江彬心态,让其一步步跌入陷阱中。 从这一点说,杨廷和跟杨慎的意见某些方面冲突很大,杨廷和看似激进但实则求稳,杨慎看似稳重却非常激进,更喜欢剑走偏锋,这也是为何后来杨廷和能在大礼议中全身而退,杨慎却一生为大礼议所累的原因。 “用修,近日你不必再出面会客,府上加强戒备,外客到来一概拒之门外,若大事发生,为父将亲入皇宫面见太后,商议定国之策,若为父在宫中盘桓不出,你便联络为父故交,找士子暗中生势……非到万不得已,不可走这一步。” 杨廷和这是随时防备朱厚照驾崩。 朱厚照死了,能决定继位问题的关键人物,正是张太后,杨廷和有何决定都需要得到张太后支持。 但皇帝驾崩时入宫可是危险的一步棋,进宫容易出宫难,如今东厂和锦衣卫都在江彬控制下,为防止自己在宫里被人扣押甚至诛杀,杨廷和必须要布置好身后事,把能调动的文臣武将给组织起来,甚至让儿子利用读书人的影响力,向朝廷施压。 杨慎道:“父亲,若乱国事起,谁人能力挽狂澜?” 杨廷和走到儿子身前,轻轻拍了拍其肩膀,满脸严肃,慷慨陈词:“朝中勋贵,王公将相,全都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