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74 (第3/4页)
午时方才返回,带给傅珺的消息是:今年的乐试请了舞伎。 ☆、第370章 需要说明的是,大汉朝的舞伎与乐伎是不在瓦子楼与花楼里的,而是有专门的教习馆。馆中伎子虽仍算贱业,却是比瓦子楼里的姑娘们要好上许多。一个优秀的舞伎或乐伎,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。 今年乐试所请的舞伎,乃是教习馆的三名当红舞伎:杜春娘、夏云笙与秦黛眉。考试之时,她们三人分立于三座圆形台座之上,以布巾蒙住眼睛,闻乐而舞。 而参加考试的学生依旧是按号应考。考试前一刻领号,其后由学监夫子对号叫人。而考试的学生则站在一面屏风之后,隐去身形。包括打分的夫子在内,所有人都是采取看号打分的方式,根本不会与考生照面儿。 考试的过程便是:学生奏乐,在乐声中,一伎舞为甲中,二伎舞为甲上,三伎尽舞为甲优。若无伎舞,则最多只能列到甲等乃至于更低,具体还要看夫子们打出的成绩。 这种考试方式,一是尽最大可能避免了打友情分、人情分;二是为那些观看考试的百姓,带来了极大的乐趣。 蒙面而舞、隐身奏乐,这本身便很能激发人的好奇心,更兼还有着奇特的打分制度。新奇别致之余,对考生也很有挑战性,因而观赏性更高。 此外,那当红舞伎的舞可不是普通人看得起的,能够于此机会一窥仙人舞姿,不啻为一种享受。 以傅珺看来,这实在很像是一场综艺选秀活动,比如她前世时看过的之类的。她倒是很佩服白石书院的夫子们,能将书院考试愣是变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