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高山文集_泽东诗词浅释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泽东诗词浅释 (第2/4页)

了,世界看到了!

    土地革命时期,他形象激昂地舒展出一幅“红旗越过汀江”“分田分地真忙”的壮观场景(清平乐?蒋桂战争1931年);而在反围剿期间,他鼓舞士气,将胜利转换为下次胜利的力量,写道“齐声唤,前头捉住了张辉瓒”;鼓励大家“同心干,不周山下红旗乱”(渔家傲?反第一次大“围剿”1931年)。

    他创造了草木皆兵的历史事实“白云山头云欲立,白云山下呼声急,枯木朽株齐努力”让围剿的国民党反动军队无可奈何,让“有人泣,为营步步嗟何及”!(渔家傲?反第二次大“围剿”1931年)。

    在1934年到1935年之间,因“左倾”思想的错误领导,导致革命遭受空前损失,斗争陷入低谷。战略转移途中,毛泽东写了几首小令。他在十六字令中,以革命乐观主义和敢于战天斗地的精神写道:“山,快马加鞭未下鞍。惊回首,离天三尺三”;“山,刺破青天锷未残。天欲坠,赖以拄其间”(十六字令?山)。

    1935年10月21日,毛泽东得知彭德怀在战斗中围歼敌一个团,击溃三个团,并俘敌700余人,缴获了近千匹优良战马时,顿时欣喜若狂,挥笔写道:“谁敢横刀立马,唯我彭大将军”让人送去给彭德怀将军(六言诗?给彭德怀同志1935年)。

    1936年,正准备进入抗战前线时,他完成了众所周知的沁园春?雪:“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;唐宗宋祖,稍逊风sao。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。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”今日读起,谁是风流人物呢?不说自明!

    毛主席的诗词,向来以大气魄大场面为创作主体,比较少描绘一些小事件。比如,在后来的长征诗中,他铺展了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