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红军阿哥你慢慢走 (第2/3页)
谓惊天地、泣鬼神。以师长陈树湘为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第34师,为掩护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,一路浴血奋战,冲破敌人数道封锁线,确保了中央红军胜利渡过湘江。 最后,他们被敌人切断在湘江的南岸,经过数天数夜的殊死搏斗,全军覆没。 尽管,故事的背后,剧作者以浪漫手法展现陈树湘掩护红军小战士渡过枯子河,去追寻红军主力,但他不幸被俘并“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”的誓言与事实,无法改变;他宁死不屈,扯断肠子不做俘虏;他的头被挂在城门之上,像一座丰碑,植入每个人民的心中!这其中,还有红军战士如赖老石头父子;林金成三兄弟;张桂雄、李满玉夫妇;木子李、猎人师徒,他们的形象,像太阳一样镌刻出一座闽西儿女视死如归的丰碑。 尽管,在不同影片和不同的剧场上,许多史实都经过反复渲染,但这些老旧的故事,依旧真实反映红军胜利的根本。作为一支与众不同的军队,他们为了人民利益而战,他们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”在铁的纪律面前,在今天,依旧令人震撼和感动。 当苏达清受命夜袭民团,从他们手中缴获48块现大洋并想分给村民时,却发现白区老乡与苏区不同:许多老乡见到桌子上的大洋之后,竟然哄抢起来。为防止群众再受伤害,制止不了的苏达清,忍不住朝天鸣枪示警,并把大洋收缴回师部,交给了陈树湘。陈树湘了解情况之后,严厉批评了苏达清,并连夜与苏达清将48块现大洋带回村里,与老乡说明了红军的政策。之后,留下五块现大洋,作为“买路钱” 这件事换来当地人民的信任,第二天,红军路过该乡村时,他们为红军送来不少大米和盐巴。这些,就是革命胜利的基础!虽然,这种表现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