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春游南安雪峰寺 (第3/4页)
多大印象,看到的都是些残砖破瓦!那时我们来游玩,无非是在老师的组织下,进行爬山式的体育活动,让同学们登到山顶,然后看看远处的风景,并评出最先到达山顶的一、二、三名优胜者,然后回校就写作文,文中都是登山场景,更无一点佛家感慨,那时不懂,也不敢写,都是老师提示的范文,我不听话,总爱自己乱写,所以老师总是不高兴,随便打点分了得。记得那时人穷的时候,都会到处捣蛋,到处搞破坏,那时还说:“佛兴弟子穷”而事实上,纵观历史,宗教信仰的兴旺,总能促使社会更好更和平地发展。心中有佛总比心中无佛来得实在! 虽然雪峰寺并不是很大,但在禅宗法界却有很大的影响,被誉为闽南名刹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,曾是福建省佛教会的会址。南洋海外不少名僧、住持,都门出该寺。寺内有宋代大儒朱熹“地位清高,日月每从肩上过;门庭开豁,江山常在掌中看”的联书。也有明代书法家洪瑞图题写的“法界藏身”匾刻。清代洪世泽撰写的碑文。并有历代高僧所撰文书藏本甚多。 近代,佛教三大法师弘一、太虚、芝峰也曾会集该寺,留有不少诗文墨宝,弘一法师曾先后两次游住该寺,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题匾诗文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也曾光临雪峰寺,笔题山门,并在纪念弘一法师而建的“晚晴亭”上,留下一副对联:“千古江山留胜迹,一林风月伴高僧”雪峰寺上,诸多名人题刻,为古寺增辉添彩。 迎着弥勒佛,我们走进佛堂,过了天井,兄弟四人登上大殿,烧了一柱香,顶礼谟拜之后,然后登上诵经楼,去听法师们朗诵早课,并参观谟拜诸多菩萨罗汉,因为是例行的兄弟联谊,加上天气寒冷,游客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