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照顾老人发工资 (第2/2页)
笔剩余资金,来补助照顾病老老人的家属,使其减轻后顾之忧,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做到皆大欢喜。 其次,由于这些老人无须进入敬老院而留居家中,对子女的照顾和老人的生活,都会有极大的方便,从而达到老年人能乐享天伦及子女能尽孝的双重美满。自然,子女待在家中无法正常工作或减少工作机会而造成经济损失,政府方面应给予适当的补助,这是一个两全齐美的、道德和经济互补的模式,对政府和家庭来说,何乐而不为呢? 其三,不管政府有没有补助,我们都要尽到我们的义务。但是,很大一部分人无法照顾病老老人而把他们送入敬老院,是迫于家庭的经济压力。他们想为家庭增加一份劳力一份收入,以缓解经济所带来的压力。的确,做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精神,做为子女的,不应该只为了钱而放弃照顾家里的病老老人,但是,没有钱更无法解决这些困境。 故此,只要有了政府的基本补助,这种尴尬的结局似乎可以得到缓解。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生存,这个世界鱼rou和熊掌不可兼得,很多舍弃都是为了更加美好。只要有政府给我们的基本保障,那么,家中有病老老人的家庭,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后顾之忧,专心在家里侍奉老人,因而,为人子女的孝道之心,也就可以尽到了! 所以,我建议政府部门为他们增加补助工资,让这种制度更加完善,这将是解决老年化社会问题的一剂缓冲剂;同时,因为家庭经济压力有所缓解,也让更多人愿意承担起在家服侍病老老人的义务,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,添砖加瓦。 这是一个颇具温暖可行的新举措,值得在中国进一步推广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