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高山文集_为刘邦同志平反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为刘邦同志平反 (第3/9页)

载:“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”这说明当时刘邦还有数十骑兵马跟随左右。那么,如果刘盈和鲁元会拖累刘邦的车驾,为何不让他们分别骑在将士们的鞍前,一同逃生呢?

    其三,在六匹马奔驰的车驾上,把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推下车去,那种结果可想而知,更何况是推了三次?如此下来,先不说5岁的惠帝11-12岁的鲁元活不成,就算是成年人,从奔腾的马车上被推下两三次,不死也得摔个骨断筋裂。

    反之,若是刘邦让马车夫停下车来再推赶子女下车,那么马车夫当时肯定就会制止,何必让他推赶下车之后,再抱上来呢?

    如果不是刘邦让车夫停车,而是他把刘盈、鲁元直接推下车去,那么,在当时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,只顾驾车的夏侯婴,又是怎样知道刘邦把子女推下车去的呢?而且是连续三次!真要让他发觉了,马车也已经跑出了很远,如此一而再,再而三地争执作弄,不旦不能加快逃亡速度,反而会延缓车行的时间。刘邦当然不是傻瓜,在这紧要关头,他应该不至于那么愚蠢吧?

    既然刘邦怕这两个孩子影响车速,还不如当时就不让刘盈、鲁元上车更好?更何况,如果怕楚兵追上,刘邦为什么还要返回沛县去接家人呢?就这一点,已经足够说明刘邦在出逃的路上,一个心思里牵挂着家人的安危。

    其四,如果当时确实可以看到项羽的追兵,那么,以车驾和轻骑的速度来看,拉车的马肯定跑不过骑人的马,就算夏侯婴再会赶车,汉王一家子被抓的事实也是不可避免的。

    其五,夏侯婴做为刘邦的故友和亲信,他把一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刘家王朝,他对刘家子女的厚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