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85章 (第2/4页)
是的。 李少杰所讲的奉献,不是道德绑架。 而是遵从于内心的善,然后付诸于自身赤诚的实践。 去做,而不是说,更不是去指责他人。 妙善的伟大,不在于她的伟大。 而是在于她一开始基于自我善心的奉献。 失去了双手双眼,才获得了千手千眼。 正如故事结尾,扮成了百姓们的合唱团所唱。 “您的千手抚摸着众生的创伤。” “您的千眼观望着众生的痛亡。” 在李少杰的表达中,佛教仿佛开始回归了它本来的目的与样子。 劝人向善。 劝人主动行善,帮助他人。 接受帮助的人,拿起接力棒,将行善传播开来。 是很乌托邦,是很理想主义。 但若是连向善的理想都没有,人性的光芒中只会布满灰尘。 当故事讲完后,每一个人的心中,那“观世音菩萨”的形象都完全不同。 李少杰……是在借助宗教故事,去歌颂每一位付出者,每一位先导者。 在中场短暂的间隔中,不少人微微的失神了一下。 此时,很多音乐家的内心,已然对李少杰的作品,下了一个同样的评价。 【这是在用音乐来表达思想,这是在用思想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