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600章 (第2/3页)
就算放进如今。 当初那些战士们的审美也极高,对艺术的欣赏更是非常透彻。 当然。 精神建设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。 很多网友们,此时才赫然发现。 为了这个方面,甚至有很多战士不畏生死的去敌方脚底收集报纸,报刊,文章,乃至一些书籍,或者相关的物品。 在这方面牺牲的烈士,大有人在。 【真的是开了眼了啊!!】 【是啊,看了这些,真不由得感慨,精神的力量有多么强大。】 【以前我觉得他们是文盲,看了一圈科普以后,我觉得我是文盲……】 【我已经趴下来了,五体投地你懂不?】 网友们感慨的东西,李少杰也最是清楚。 而且,其中的一些历程,李少杰甚至明白的更深!! 从红区人民艺术家,走到建国后培养的第一批音乐家。 便是吕老那一代。 真正的文艺工作者,只会耕心于手里的实事。 或许吕老这个名字,很少有人知道,但他的《红旗颂》,却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。 即使今天飘扬起《红旗颂》的旋律,也依然感人至深。 再往后,便是金老,以及自己老师那一代。 紧接着,便是父辈。 兄辈。 文艺界很大,音乐界只是其中之一。 而音乐界的发展史,也同样波澜壮阔。 从西洋留学回来的先烈,给红区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鼓舞。 建国后培养的艺术家,开启了中国现代音乐的真正发展。 与自己老师们那一辈,连着三代的艺术家,开始整理零碎的文献,补全残缺的学术。 深耕创作,培养后代。 待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