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3节 (第1/2页)
现在怎么办呢? 朝陛下请辞是不可能了。 何况他这是成婚,又不是赴职,请辞可不是易事。 为今之计,只能再想想别的法子。 好在淮王暂时没说要回来,他还有一些时间可以筹谋。 哪怕他想不出法子,届时只要淮王回来看不上他,他依旧可以请求和离。喻君酌自己安抚好了自己,试图让自己相信天无绝人之路。 冷静下来之后,他很快想起了另一件事。 淮王在淮郡,那去南绍迎回淮王的原州呢? “刘管家,先前府里派了人去南绍迎回王爷,如今王爷不必迎了,怎么也没听说他们回来?”喻君酌状似无意地朝刘管家打听。 刘管家一句话就听出了他的心思,笑道:“王妃是想问原州吧?” “呃……不是一起去了好些人吗?”喻君酌还想掩饰。 “这个老奴就不知道了,许是让陛下安排迎接南绍的使团去了?”刘管家哪怕有再大的胆子,也不敢朝喻君酌说原州的真实身份啊。他家王爷可是堂堂亲王,在府里偷偷给王妃做暗卫这种事,打死他也不敢泄露半个字。 “哦。”喻君酌想起了南绍议和一事,想来对方的使团也该出发了。 至于原州…… 既然是皇帝吩咐的,要么是去接使团了,要么就是去了淮郡。 淮郡。 大渝水师帅帐内。 周远洄提笔正在一封文书上做着标记,谭砚邦匆匆进来,说王府传的信到了。这是淮郡捷报后,王府第一次传信回来,周远洄什么心情旁人不知道,但谭砚邦挺激动的。 “说吧。”周远洄道。 “刘管家说,王妃得知王爷还活着,高兴得晕了过去……” 周远洄眉头微蹙。 谭砚邦赶忙补充道:“不过陛下派了太医看过,说是乍惊乍喜所致,问题不大。太医还说王妃心中过去攒了不少郁气,该外出散散心,否则长此以往不大好。” “没了?” “陛下请王妃进了一趟宫,赏了些蜜饯果子。” “他……没说什么?” “陛下吗?还是刘管家?” 周远洄瞥了谭砚邦一眼,那眼神很是不耐烦。 谭砚邦这才反应过来,“王妃没说什么,陛下在灵堂上就问过王妃,他当时可是坚持说留在王府不走的。王妃如今得知王爷活着,就更不可能走了。” “没了?” “王妃还问了原州的下落,刘管家说王妃可在意王爷呢。” 周远洄落在纸上的笔一顿,不慎留下了一个墨点。喻君酌知道他活着还愿意留在王府,是为了他,还是为了原州呢? “王爷,您不高兴了?”谭砚邦问。 “出去吧。”周远洄一抬手道。 “是。” “回来。” “怎么了王爷?” “条子留下。” 谭砚邦恍然大悟,一脸笑意将刘管家写的条子放到了书案上。周远洄目光在上头一扫,看清了最后的那行字。 王妃心中一直记挂王爷,特意询问老奴原州的安危。 所以,喻君酌不是记挂他,是记挂原州…… 他将手里的笔搁下,深吸了口气,神情看不出喜怒。半晌后,他还是拿起了那张条子,看了上头的部分,目光锁定了几个字:郁气难消…… 他不禁想起了喻君酌在母亲坟前痛哭时那一幕,想来永兴侯府能把他的母亲葬在乱坟岗,对这个嫡子也不会多照拂。一个被亲爹抛弃的小公子,流落乡下会遭遇什么,不难想象。 这郁气,应该是那十六年攒起来的吧。 周远洄重新提起笔,抽了张干净的纸,洋洋洒洒写了封信。然后他把信交给谭砚邦封好,命人连夜送回了京城。 淮王府。 这几日可给刘管家忙坏了。 他觉得自家王爷不久就要回来,应该好好准备点东西,替王爷去去晦气。毕竟一个年纪轻轻的大活人,又是被说重伤,又是诈死,还制了灵牌、衣冠冢,甚至举办了丧仪,怎么想他都觉得不吉利。 所以他计划着,等王爷回来以后,要为王爷和王妃再办一个小型的婚仪。 “王妃,老奴都想好了,届时若你和王爷都不想太张扬,咱们就在王府里办,不知会旁人了,顶多叫上三殿下过来热闹热闹。”刘管家兴致勃勃道。 “这……还有必要吗?要不等王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