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无更-闲聊 (第10/11页)
了艹” 页面直接给我返回了83%的情感倾向为负的结果。 接着我还是写了一个弄了百度ai的sdk(开发者工具)写了个demo,返回结果也不复杂,一个分类结果代表情感极性,一个置信度代表分类极性的可信程度,然后是积极和消极类别各自的概率。我这寻思这要不要从某些地方抓上几十万条数据来试试,然后我看到,艾玛都说百度技术挺牛,今个也还算感受到那么一点。这个接口服务,5qps以内免费,2048字节以内每秒可以请求五次,一天43万次的免费额度。 当然,我可以自己写一个ai,找一堆数据来训练模型,最后得到一个我想要的情感分析程序。 意义何在? 无法数值化的部分,随着科技的发展,今天也能得到“强行”数值化。你说一句话,好坏还真别看不起机器不明白说的是j还是b。换个人呢?换一段文字?换个官方发言?道理就摆在这,结局都是一样。 唯一的事就是,百度ai不好用,你得自己做一个。 但你采纳的样本足够大,这东西是能达到一个不错的效果。 我们说个例子吧,搜索引擎是最了解我们群体情绪的一个工具之一。如果我们打开百度指数,搜索“a股开户”,当我们把周期拉得足够长,是个人也能发现一点有意思的规律。好比,2015年高峰时期是这个搜索词在已有历史中的最高点,而最近19年伊始,这个关键词的指数也呈现一定增长。 当然,rou眼能看到一点规律,只是离实际转化成有意义的工具还差了点距离。“a股开户”可以,“a股行情”得不得行?又或者其他关键词。 所以,我们从上到下也发现一个事情,技术分析的实现,我一个破壁程序员能讲头头是到,基本面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