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769章 炮震敌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769章 炮震敌城 (第3/5页)

便是其中之一,他由于表现突出,年纪稍长,在帅府扩军后便担任都头。而后由于他表现突出,作战勇敢,显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,以致禁军每次扩编他都能得以晋职,甚至越级升职,成为他们那一批人中的佼佼者,不到三十岁便成为统帅一军的军都统,其他人则多为师和团统领。

    在大宋年轻一辈青年高级将领中,能与孙恺相较当下也只有深受皇帝信任的倪亮,以及出身相门的陈墩,但其也只是新编十一军的都统。而十二军的严峰和十三军的关泓比起他的资历还要差上几分。

    此次由于孙恺建议以北城作为破城的突破点,与以陈凤林等主张从南城破城的一班老将发生了冲突,双方皆难以说服对方,于是皇帝下令以他为城北前敌指挥使,领本部四军、十二军、十三军,加强炮一师和炮二师,以及暂编第六旅、七旅,主攻北城;以陈凤林为城南前敌指挥使,领第一、二、五、八军,加强炮三师,主攻南城。

    孙恺知道攻取大都之战的重要性,陛下让他独领一部攻城,既是信任,同时也是考验。自己能否率先突破城防,攻入宫城擒杀伪酋也关系到自己的前途,毕竟老一辈的将帅在北伐后将逐渐脱离军伍,进入朝堂任职,也就需要青年一辈挑起大梁,能够独立承担指挥一个方面作战的重任。

    孙恺清楚由于担任攻击城北的诸部中,只有自己的第四军是老部队,编制完整,兵种齐全。而第十二军和十三军皆是新编,且是减编部队,组建之初的任务是承担保证后方安全,镇守军事要地,剿灭反叛,应对番外的入侵。所以编制小,兵员少,缺乏重武器,作战经验缺乏。

    不过孙恺不得不承认两个新编军在此次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