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十八章 三段射击 (第3/6页)
远了。只不过是遇上了中原大乱的好时候罢了。 等到新军训练完成,一定要让那些野猪皮们见识一下近代火器化军队的威力。到时候必然会给他们留下一个世代难忘的深刻记忆。 汤若望还在澳门忙碌招聘与采购,此时在这里的是新任工部尚书徐光启。 作为这个时代最出色的科学家之一,徐光启与孙元化负责这些绝对是最为合适不过。 接过徐光启递过来的燧发枪,王霄仔细检查一番就来到了靶场上准备试射。 燧发枪的技术并不是太过困难,汤若望从澳门发来了样品之后,大明的工匠们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仿制。王霄手里拿着的就是工匠们仿制出来的成品。 王承恩一脸担忧的拉过徐光启“徐阁老,这些东西靠不靠谱?万一误伤了陛下,谁也担不下来。” 他这话是有跟脚的,明末官造的火器质量之差简直就是令人发指。 寿命短,精度差,射程一塌糊涂,保养更是无比困难。至于炸膛,那更是常有的事情。这些东西送上前线,还没有接战明军火枪兵的士气就得直接下降一大截。 至于原因,并非是技术问题,而是在于人。 朱元璋制定了户籍制度,做了匠人那就是世世代代都是匠人。 明末的朝廷之中漆黑如墨,工匠的待遇极差,甚至到了无法养家糊口的程度。这种饭都吃不饱全家快饿死的情况下,技术再好的工匠也不可能用心去打造火器。质量低劣也就可想而知。 徐光启摆手“王众辅无需担心。陛下厚待工匠,并且建立了严格的惩赏制度。现在每支新式火枪都有着足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