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六月的周念 (第1/2页)
六月的烈日,像一块烧的透红的烙铁,死死摁在这个小山坳的土地上。 空气又黏又重,裹着泥土被暴晒后的土腥气,不好闻。 周念蹲在狭小的灶房里,手里捏着根烧火棍,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着灶膛里将息未息的柴火。 暗红色的火炭偶尔噼啪一声,迸出几点火星,旋即湮灭在灰烬里。 堂屋里的争吵,从清早她爸头七刚过就开始了,断断续续的,持续到了日头偏西。 “大哥,你是长子,爹娘走的早,长兄如父,念丫头合该你管!”这是她姑姑周萍的声音,尖利得能划破人耳膜,带着一股子恨不得立刻甩脱麻烦的急切。 “放你娘的屁!”大伯周建安的声音粗噶又沙哑,像砂纸磨过木头“我一家五口挤在三十平不到的出租屋,转个身都难,怎么再多养个女娃子!” “再说了,念丫头都十四五了,早晚是别人家的人,跟着谁不是吃口饭?饿不死就行了!” “跟着谁?你说的倒是轻巧!谁家粮食是大风刮来的?十四岁的姑娘,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了,吃穷老子,我看啊,就现在给许出去得了。” 舅舅赵福贵没说话,蹲在角落啪嗒啪嗒抽着烟。 舅母不掺和这事,抱臂冷眼看着两人争吵。 这些就是周念剩下的亲人了。 她爸好酒,喝醉了就打人,mama受不了,两年前就走了,跟一个外乡来的,据说在城里搞装修的小包工头。 mama一走,她爸的脾气更是暴躁,日子彻底过不下去了。 地里的活计也都荒废了,只偶尔跟着大伯去镇上做几天零工,挣点钱也全灌进了黄汤里。 终于,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,醉醺醺地栽进了村口的沟里,等被人发现,脑袋后一个碗口大的窟窿,血都流干了。 灶膛里那点微弱的火光映在周念汗湿的小脸上,照亮了她紧抿的嘴角和一双黑亮亮的眼睛。 眼睛里没什么泪光,只有两簇被压抑着的,不肯熄灭的火苗,在寂静的燃烧。 她默默站起身,揭开锅盖,蒸汽立马冒了出来。 周念转身拿了一旁碗柜上的瓷碗,舀出热腾腾的茶水给堂屋的长辈们端去。 她慢慢地走,低着头,注视着满溢的茶水,顺着碗沿的缝隙,看到了自己的旧布鞋。 这还是mama没走之前,县里赶集给她买的。 有些年头了,脚尖的布都磨的发白了。 他们这里的小孩儿买的衣服啊,鞋子都要往大了买,这样才能穿好多年,不浪费。 她知道,自己是没有独自活下去的能力的。 不只是金钱上的困难,她这么大的女孩儿,马上就到定亲的年级了,村里地痞流氓打光棍的可多着呢。 就算有村长伯伯看顾着,又能怎么看顾,她是没办法自己走出去的。 堂屋里的争吵因为她的走动声停顿了一下,随即又更激烈地响起。 “看见没?这么大丫头了,杵在那儿,一声不吭,心里指不定怎么怨我们呢!”周萍的声音带着指桑骂槐的意味。 周念默默走上前,将手里的碗端抱到矮柜上:“喝茶吧,刚熬开。”声音弱弱的,小小的。 周萍冷哼一声,上前端起碗细抿一口,茶水guntang烫的,她也是渴极了。 “念丫头,不是我们姑姑伯伯们不想管你,我们也是有难处,家里一大口人等着口粮吃呢,你爹也没给你留下点值钱的,要我看啊,先给你定户人家,要上彩礼,你还能继续去念书不是,听你爹说你念书念得可厉害了。”周萍的声音总是尖尖的,利利的。 周念的心不可抑制地一沉,像掉进了冰窟窿里。 他们已经开始商量着把她“定”出去了?像卖一头小猪崽一样? “这好歹是终身大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